center
  Quanzhou Normal University

center


1月 25年
院校概述 · 招生简章 · 公告汇总 本站主頁

属性 公办 本科  所在地 福建省泉州市


  泉州师范学院(Quanzhou Normal University),坐落于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泉州市,是福建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院校、福建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泉州师范学院,学校于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系福建省第一所新建地方性省属本科高校,由创办于1923年的泉州师范学校、1939年的南安师范学校、1951年的泉州教育学院和1958年的泉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2011年获批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2012年获批福建省海外华文教育基地。2017年以来,获批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福建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福建省硕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福建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福建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福建省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示范高校,获批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资格。


泉州师范学院2023年依据台湾统测成绩招收台湾学生简章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3年6月14日


泉州师范学院2023年依据台湾统测成绩 招收台湾学生简章

 

泉州师范学院是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福建省示 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福建省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示范高校、 福建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 科生、研究生18000多人。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提升对外交流与合作水平。深 化校际交流合作,与70多所国(境)外高校缔结姐妹学校 关系,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英国切斯特大学等国外知名 高校建立师生交流、本硕连读等项目;开展留学生教育,招 收来自俄罗斯、密克罗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等20多个 国家的留学生;与台湾元智大学、龙华科技大学、屏东大学、 亚洲大学、文化大学、世新大学等知名高校开展联合培养人 才项目。
根据教育部及福建省教育厅相关文件精神,我校依据台 湾科技院校四年制及专科学校二年制联合统一测试(以下简 称“统测”)成绩招收符合相关条件的台湾高中毕业生,具 体安排如下:

 

一、招生专业目录

序号

专业名称

层次

招生科类

学制

1

汉语言文学(师范)

本科

普通类

4

2

汉语国际教育(师范)

本科

普通类

4

3

广播电视学

本科

普通类

4

4

历史学(师范)

本科

普通类

4

5

经济学

本科

普通类

4

6

金融工程

本科

普通类

4

7

国际经济与贸易

本科

普通类

4

8

市场营销

本科

普通类

4

9

国际商务

本科

普通类

4

10

英语(师范)

本科

普通类

4

11

商务英语

本科

普通类

4

12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本科

普通类

4

13

物联网工程

本科

普通类

4

1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普通类

4

15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本科

普通类

4

16

物理学(师范)

本科

普通类

4

17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本科

普通类

4

18

通信工程

本科

普通类

4

19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本科

普通类

4

20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本科

普通类

4

2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本科

普通类

4

22

学前教育(师范)

本科

普通类

4

23

小学教育(师范)

本科

普通类

4

24

特殊教育(师范)

本科

普通类

4

25

应用心理学

本科

普通类

4

26

数字媒体技术

本科

普通类

4

27

纺织工程

本科

普通类

4

28

服装设计与工程

本科

普通类

4

29

化学(师范)

本科

普通类

4

30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本科

普通类

4

31

化学工程与工艺

本科

普通类

4

33

制药工程

本科

普通类

4

34

食品科学与工程

本科

普通类

4

35

海洋技术

本科

普通类

4

36

生物科学(师范)

本科

普通类

4

37

地理科学(师范)

本科

普通类

4

38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本科

普通类

4

39

环境科学

本科

普通类

4

40

航海技术

本科

普通类

4

41

轮机工程

本科

普通类

4

42

汽车服务工程

本科

普通类

4

42

书法学(师范)

本科

艺术类

4

43

音乐学(师范)

本科

艺术类

4

44

音乐学(南音方向,师范)

本科

艺术类

4

45

舞蹈学(师范)

本科

艺术类

4

46

美术学(师范)

本科

艺术类

4

47

视觉传达设计

本科

艺术类

4

48

产品设计

本科

艺术类

4

49

数字媒体艺术

本科

艺术类

4

50

服装与服饰设计

本科

艺术类

4

51

体育教育(师范)

本科

体育类

4

52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本科

体育类

4

注:选读术科专业(艺术类、体育类)的学生不单独组 织术科考核,但要求学生具有相应的专业基础。
 、报名条件
1. 台湾技术型高级中等学校(包括公私立技术型高级中 等学校,普通型高级中等学校、单科型高级中等学校及综合 型高级中等学校所设专业群、职业类科以及开设综合高中课 程、实用技能课程的学校)毕业生;
2.具有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 以及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
3. 品行端正,身体健康,拥护两岸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
4.统测成绩在语文、数学、英文考试科目中任意一科达 到均标级以上。
 、申请方式
(一)网上下载《台湾学生免试入学申请表》并填写(详 见附件);
(二)将报名表格与相关申请材料于报名截止日期前一 并邮寄泉州师范学院招生办邮箱:zhaosheng@qztc.edu.cn, 邮件统一用“考生姓名+台湾学生统测入学申请”命名。
1. 申请时间:
自即日起至2023年7月1日(节假日除外)。
2. 申请材料:
(1)《台湾学生免试入学申请表》完整填写、签字后 的扫描件;
(2)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扫描件;

(3)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扫描 件;
(4)往届高中毕业生须提供毕业证书扫描件;应届高 中毕业生须提供就读学校开具的应届毕业生预毕业证明或  在学证明扫描件,证明上应注明学籍号;
(5)统测成绩通知单扫描件(含报名序号和准考证号);
(6)中学阶段职业技能、课外活动、社会活动和个人 兴趣特长,附获奖证书和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注: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名条件,须 对提交的证明材料的真实性负责。所有电子档材料请使用
PDF格式。考生的报名材料不予退还。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 考生,一经查实即予取消报名或录取资格。所有电子档材料 请使用PDF 格式。考生的报名材料不予退还。
四、考核与录取
( 一 )考核:学校根据报名情况,自主组织面试等考核, 具体考核时间和方式将于7月10日前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  等形式通知考生本人。
(二)录取: 学校根据申请人“统测”成绩及综合情况 等进行评定,择优录取,8月上旬寄发《入学通知书》。并 将合格名单报送中国普通高校联合招生办公室审核,申请办 理录取手续。
五、学费及住宿费
新生入学注册时,应按照学校规定缴纳学费、住宿费和 杂费等,收费标准与泉州师范学院普通本科生标准一致,以人民币方式结算。
(  )  
1.文史类、理工类、体育类一般本科专业每学年5040 元,重点学科专业(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生物科学、 生物技术)每学年5460元。
2.艺术类一般本科专业每学年8640元,重点学科专业 (音乐学、舞蹈学)每学年9360元。
(二)住宿费: 每学年870元~1300元 六、奖助学金
学校奖学金覆盖率超过40%,在校学习表现优秀的台湾  学生均可申请。台湾学生还可以申请由政府提供的台湾学生 奖学金。
七、入学与复查
(一)新生持《录取通知书》来校报到,报到时间以《录 取通知书》上规定的时间为准。因故不能按时报到者,应提 前向学校请假,并获得批准。在规定时间内未报到又未请假 者取消其入学资格。
(二)新生入校后,我校将核查其入学资格,并进行身  体检查。凡不符合招收台湾地区学生报名条件或弄虚作假   者,我校将取消其入学资格;对身体条件不符合入学要求者, 取消入学资格;仅专业受限者,可以商转其他专业。
八、培养与管理
(一)学生在校期间,学校按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的《普 通高等学校招收和培养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学生的规定》进行管理。学生与内地(祖国大陆) 学生享受同等医疗保障政策,按规定参加高校所在地城镇居 民基本医疗保险并享受同等待遇。
(二)学生修业期满,考试成绩合格,颁发毕业证书。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条件的本科毕业生, 授予学士学位。
九、联系方式
(一)学校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东海大街398号
(二)学校网址:http://www.qztc.edu.cn/ (三)联系电话
泉州师范学院招生办:86595-22919508(含传真),
泉州师范学院台港澳办:86595-22919526
 、其 
(一)新生入学报到时,所持出入境证件的有效期应与 学习期限相适应,有效期至少一年。
(二)本简章内容如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招生规定不一 致时,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规定为准。
(三)本简章由泉州师范学院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附件泉州师范学院2023年依据台湾统测成绩招收台湾学生简章.pdf】点击下载或在线观看

附件泉州师范学院2023年依据台湾统测成绩招收台湾学生简章.docx】点击下载或在线观看



13 13/A
院校简介

资料来源: 泉州师范学院_院校官网 | 资料整理:大学志 · 华侨港澳台招生组


  泉州师范学院坐落于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泉州市。泉州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首届东亚文化之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世界遗产之城。学校于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系福建省第一所新建地方性省属本科高校,由创办于1923年的泉州师范学校、1939年的南安师范学校、1951年的泉州教育学院和1958年的泉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


  1999年和2001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两次莅校视察指导工作,并作出了“泉州师院发展方向是建设多学科的大学,目标很宏伟,这无疑是我们希望看到的,这也符合福建高等教育结构调整要求”的重要指示。


  近百年办学历程筚路蓝缕,一甲子高等教育薪火相传。一代又一代泉师人秉承“善学如泉、正心至大”校训精神,继往开来、砥砺前行,推动学校事业不断向前发展。2004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获批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2012年获批福建省海外华文教育基地。2013年获批福建省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7年以来,获批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福建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福建省硕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福建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福建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福建省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示范高校,获批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资格。学校荣获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状、平安校园等一批高级别荣誉称号,蝉联八届省级文明学校(文明校园)。办学以来,为社会培养了20多万名优秀人才,为国家和福建省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现有泉州主校区(校本部)和南安、鲤城2个分校区,共占地1815亩。下设二级学院18个,本科招生专业58个。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1.8万人左右。现有教职工14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100多人,台湾全职教师近20人。有国家级人才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福建省闽江学者、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福建省高校领军人才、福建省特殊支持高层次人才“双百计划”人选等省级高层次人才130多人,福建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3个,福建省本科教学团队9 个,福建省研究生导师团队2个。


  学校坚守育人初心,确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着力建设一流本科教育。近年来,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福建省教学成果特等奖5项、一等奖9项、二等奖17项;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1项,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项1项、专项奖2项。获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教育部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国家级项目或基地近10个。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专业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级一流专业等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300余项。航海技术、轮机工程专业通过行业类专业认证,小学教育、英语、音乐学等9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学校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校、福建省产创融合教育实践示范培育基地。近3年,学生获省级以上学科专业竞赛奖1500余项。毕业生创业率和创业存活率实现“双高”;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着力做特工科、做优人文社科,做精教师教育学科。拥有省级学科14个,其中音乐与舞蹈学入选福建省一流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教育学、光学工程、工商管理等6个学科获批福建省高等学校应用型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等7个学科获批福建省重点学科。现有福建省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团队2个,入选福建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库2个,先后获批福建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福建省首批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艺术硕士专业学位顺利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验收,经教育部批准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硕士研究生。


  学校坚持科研创新和学术繁荣发展,加强平台建设,提升科研水平。现有国家语委科研中心、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科基地、高校特色新型智库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创新平台43个。入选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和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首批智库成员单位。先后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59项,其中省社科成果奖45项,省科学技术奖8项。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50多项、其他类科研课题1200余项。


  学校坚持走“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谋发展”的发展道路,打造校地发展共同体。制定实施《泉州师范学院服务泉州经济社会发展行动计划》(“8641”行动计划),建设8个哲学社科创新平台,为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决策咨询服务。构建6个人才培训平台,为泉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丰泽区、鲤城区、晋江市、台商投资区等地方政府合作共建附小、附中,共同打造优质教育品牌。拓展4个国际交流平台,服务“海丝”先行区建设。建设10个科技创新平台,对接泉州“8+4”产业体系,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与北京大学、天津大学、东华大学等知名高校开展合作,共建高水平学科、平台及人才团队。与中化集团、中国石化、中国电信、中国邮政、绿地集团、安踏集团、百宏集团、盼盼食品、高科环保等知名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共育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学校植根泉州深厚的历史文化,深入开展闽南文化、海丝文化等方面研究,服务泉州文化传承创新,推动泉州文化走向世界。深度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在海内外首创南音学科专业,开展南音发掘、保护和传承工作。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福建省首个入选高校),获批福建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南音新作《凤求凰》获第六届福建艺术节一等奖(第一名),列入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名录(全国高校首次进入名录)。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提升对外交流合作水平。与70多所国(境)外高校缔结姐妹学校关系,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英国切斯特大学等国(境)外知名高校建立学期交流、学分互认(双学位)、本硕连读等20多个项目,与龙华科技大学、屏东大学、元智大学、亚洲大学、世新大学、文化大学等台湾知名高校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开展留学生教育,获省政府留学生奖学金支持,招收来自俄罗斯、密克罗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等2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200多人;成立国际海员培训中心,培训孟加拉、尼泊尔等沿线国家的船员。致力汉语国际推广,是福建省最早向菲律宾选派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的两所高校之一;加入国侨办外派教师项目,选派400多名志愿者及外派教师赴菲律宾、印尼等近十个国家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华文化。每年承办华裔学生学中文夏令营及各类型语言文化推广活动,共培训来自东南亚和欧洲国家华裔学生1000余人。是福建省委统战部遴选的第一所在疫情期间承担海外华文教育线上培训的高校,面向菲律宾和马来西亚300多所华校师生开展线上培训。


  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近年来,特别是2017年以来,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建设作出的“建设多学科大学”重要指示精神,学校制定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全面推进“五个工程”建设,全面掀起“二次创业”新热潮,坚定不移地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大学奋勇前行。


资料来源:泉州师范学院
统计数据截止到:2022年6月






center

center

center

center





面向港澳台招生院校鏈接





   本頁引用教育相關官網及大學官網一些資源,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具體信息請以官網公布為準。



大学 - 校徽


image

泉州师范学院2025年依据台湾学测成绩招收台湾学生简章

泉州师范学院2024年面向港澳台侨艺术、体育类专业招生简章

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简章+报名有关问题问答

泉州师范学院2024年依据台湾学测成绩招收台湾学生简章

泉州师范学院2023年依据台湾统测成绩招收台湾学生简章

泉州师范学院2023年依据台湾学测成绩招收台湾学生简章

官網鏈接


center

大學概況


中文名
泉州师范学院
外文名
Quanzhou Normal University
简    称
泉州师院
创办时间
1958年
办学性质
公立高校
学校类别
师范类
学校特色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14年)
福建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2018年)
主管部门
福建省
现任领导
朱世泽(党委书记)、屈广清(校长)
本科专业
58个
硕士点
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硕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
院系设置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等18个二级学院
校    训
善学如泉 正心至大
地    址
福建省泉州市东海大街398号
院校代码
10399
主要奖项
福建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
福建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状、平安校园
省级文明学校(文明校园)

泉州师范学院

泉州师范学院 - 流金歲月

「 善学如泉 正心至大 」

版權聲明
 
註:點擊學校名稱進入院校本站主頁,查看院校詳情、报考公告、简章目錄等。(共計:428所,更新:2025年5月7日)

 

最新高考汇总

2025年
招生院校

2025年5月7日

2025年
本科生招生

2025年1月15日

2025年
研究生招生

2025年1月10日

2025年
报考指南

2025年1月10日
To Top